黄蓓佳:“温润,谦和,低调,幽秘,却难掩她的高贵和华彩”
■
| “这所朴素沉静的学校,越发如镶嵌在颐和路民国建筑中的稀世珍宝一样,温润,谦和,低调,幽秘,却难掩她的高贵和华彩。”
在闻名遐迩的南京颐和路民国使馆区内,坐落着一所精致典雅的学校,琅琊路小学。从北京西路拐进一条小巷,穿过一栋栋充满传奇色彩的别墅群,最深处,就是琅小。今天,我们跟随著名作家黄蓓佳女士的文字,一同感受这所学校的独特气质。
■
黄蓓佳:我们在一起
▲ 学校周边一景
一直都羡慕琅琊路小学的孩子。别的不说,仅仅是庭院中那两棵高大葳蕤遮天蔽日的梧桐树,百年之中凝聚了多少天地间的精华玉露,又给琅小校园中长大的孩子们带去了多少回忆和念想。树木长到那个份儿上,“生长”只是一种形式,从它们的枝枝叶叶间发散出来的,应该是时间,是历史,是修练也是情致。
▲ 学校周边一景
琅小是有时间有历史的学校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初到南京,琅小的大名便如雷贯耳。三十年过去,这所朴素沉静的学校,越发如镶嵌在颐和路民国建筑中的稀世珍宝一样,温润,谦和,低调,幽秘,却难掩她的高贵和华彩。怎么说呢?名校自有名校的气息,名校的气息不在崭新的大楼,气派的门廊,在名校走出来的每一个人的眉眼面容上——男老师的俊朗,女老师的优雅,男孩子的坚韧,女孩子的端庄。
是真的,好几回我去琅小做读书活动,走出校门时,心里就会有这样一声愉快的叹息。
▲ 学校周边一景
每一个人,每一棵树,每一声朗读,每一笔字划,它们和谐地融汇在琅小那片看似局促的庭院里,互为观照又互为渗透,丝丝入扣地植入琅小学生的精神血液中,成为他们读书进步的动力和鞭策。在很多时候,校风比校规更重要,老师比课本更重要,小孩子放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成长,他们的灵魂就会长成与环境相合的模样。这样说起来,我们就不难理解南京的家长们为什么对琅小情有独钟,打破脑袋地要把孩子送去读书。
▲ 绘图:丁 丰
▲ 绘图:丁 丰
▲ 绘图:丁 丰
说来惭愧,我因为没有正经做过老师,对于“教学理念”“教育精神”这样的大词总是有点隔膜,但是我每次写完一部儿童小说,想要听取意见或是获得首肯时,第一个想起来的总是“琅小”。这么多年,因了琅小有那些酷爱阅读的老师和孩子们,他们的阅读口味无形中已经在我心里树起一杆标尺,碰到难以取舍的情节和人物时,我心里会不由自主地想一想,琅小的读者们会怎么看?这样的时候,我会开心,会笑,会回忆起和琅小师生聚在一起阅读讨论的愉快时刻,心里会有暖流轻漾。
一个作家,一辈子写不了几本书,遇不上太多的知音读者。惟其如此,结识琅小这么多爱读书的师生,是我的幸运。永远永远的,我是琅小孩子的朋友。
▲ 黄蓓佳和琅小孩子们合影
▲ 黄蓓佳寄语
点击标题,回顾阅读:
。【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巡礼之十二】微笑老师郭姜燕和她的“布罗镇的邮递员”
。【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巡礼之十一】“八冠王”张之路和他的“吉祥时光”
下 期 再 见
■
采编 | 琅小只
出品 |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儿童阅读中心